赵勇此时才知错怪了陈开,但并未因此改变对陈开的印象,在赵夫人和吴晓蓉的软语相求下,倒也不急着离开陈园了。
陈开见好就收,见赵勇没有离开的意思,也不故意招惹他,让吴大全全权负责招待赵勇事宜。
晚上接风宴席上,陈开主动向赵勇举杯,赵勇虽态度仍旧冷淡,但还是给了陈开面子,二人倒也相安无事。
只是二人都心照不宣,既然互相都看不顺眼,在同一屋檐下,那就互不搭理便是。
赵勇看不惯陈开,却对吴大全颇有好感,觉得他光明磊落、豪爽大气,二人渐渐成为忘年之交。
吴大全提到自己身兼数职,任务繁重,分身乏术,难以支持。
赵勇听了,主动要求替吴大全分担。吴大全很是高兴,当即拜谢,并替陈开也表达了谢意。
赵勇却道:“我留在这里,只是为了帮你和晓蓉,跟那人又有个关系了?”
吴大全知他嘴硬,仍在强撑,只是笑笑,倒也并不揭穿。
从此便把陈园治安之事全权交给赵勇。
赵勇做事十分认真,接受工作后,先是一一拜访了陈园所有人,并做了记录。
接着又征求各方意见,制定了陈园规矩若干条,以约束众人。
陈园诸人初见赵勇时,就对他印象深刻,都觉他办事公正。
后来得知他便是县城的赵捕头,素来以公正无私着称,又惊又喜,又有些畏惧。
从那以后,陈园治安始终良好。
晚宴过后,陈开召见了陈金、陈木。
二人自打进入陈园以来,便一直跟在陈开身边,素来忠心耿耿,又手脚麻利,办事牢靠。
陈开颇为喜欢,十分器重。
经过长安之行的历练,陈开认为二人已可以独当一面。
因为二人是同胞兄弟,以往陈开总是让两人一齐行动,互帮互助,彼此也有个照应。
陈开原本以为二人既是兄弟,性格当大致相同,然而经过此次接济流民,陈开切实感受到了兄弟二人的不同之处。
大哥陈金性格沉稳,办事稳重,对自己的话言听计从,却又过于循规蹈矩,不懂得变通。
这样的人守业可以,创业就有些难了。
二弟陈木性格激进,锐意进取,办事不拘小节,关键时刻敢于下决定,是个好苗子。
只是这样的人往往容易冲动,还需多加磨练。
先前陈开让郑华前往王家马场,教授马蹄铁技艺,并让他打探消息,然后将消息送到天水郡治所上邽。
而经略上邽的人选,一直未有结果。
经今日之事,陈开下了决定:
陈金前往长安,继续联络柴绍、李秀宁夫妇,并打探长安每日动静;
陈木经略上邽,先立足脚跟,再伺机监视王郡丞的一举一动。
至于二人要做什么生意掩饰身份,由二人自己定夺。
临行前会给他们一大笔本金,由二人自负盈亏,并各派两个人从旁协助,规定二人每两个月回陈园述职一次。
陈开知道二人这段时日来颇为忙碌,少有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便让他们在陈园多留三日,以尽孝道。
陈金、陈木二人心怀感激,领命而去。
第二日上午,陈开亲自带着陈水、陈火、陈土三人前往孔儒通主持的国文学院,打算让三人读书识字,为以后打好基础。
孔儒通见学院主人陈开前来,当即起身相迎,颇为恭敬。
他既以客自居,托庇于陈开门下,那便应该对主人恭敬,更要为主人尽心尽力办事。
他认为这是规矩,不可更改。
陈开说明了来意,并在孔儒通的引导下,参观国文学院,并简单的询问了授课情况。
陈开虽然问的随意,孔儒通却丝毫不敢马虎,将国文学院的情况,一五一十的汇报出来。
从学院规模,到学员人数,再到花费开支等等,事无巨细,毫不保留。
陈开渐渐有些不耐烦,却又不好打断,正在这时,经过一间教室门口,不经意的往室内一瞥,就此停下脚步。
孔儒通眼睛往室内一张,只见马赛兰正在教柴哲威、柴令武两兄弟读书。
耳听得两兄弟奶声奶气的读道: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孔儒通知道这首《蒹葭》是诗经中的一首秦风,却不知马赛兰近几日为何要教这首诗。
正思考间,只听脚步声响,陈开已走进了教室。
孔儒通知道马赛兰与陈开二人向来不大对付,快步跟上,解释道:
“两位公子素来由马姑娘单独授课。
前几日马姑娘找到老朽,说学院到处都是朗朗书声,适合两位公子读书,想要在学院教授二位公子功课。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