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一直陪着你。”一位志愿者温柔地说道。可小女孩只是默默地流泪,这场灾难已经让她的心灵遭受了重创。小女孩心里充满了恐惧和迷茫:“我的世界怎么变成这样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救援工作仍在紧张地进行着。虽然困难重重,但每个人都没有放弃。
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人们拥挤地生活着。夜晚,寒风透过帐篷的缝隙吹进来,让人瑟瑟发抖。睡在地上的被褥又薄又潮,很多人只能蜷缩着身体入睡。白天,酷热的阳光让帐篷内闷热不堪,没有足够的水来洗漱,人们的脸上沾满了灰尘和汗水。食物供应紧张,每一口简单的饭菜都显得格外珍贵,孩子们总是眼巴巴地盼着能多吃一口。
孩子们失去了心爱的玩具和书籍,只能在简陋的环境中,用树枝在地上画画,试图找回一些快乐。大人们失去了工作,每天都在为未来的生计担忧,眉头紧锁,眼中满是焦虑。
在简易的炉灶旁,人们一起准备着饭菜,分享着彼此的故事,但每个人的笑容背后都藏着深深的伤痛。
2008 年 5 月 12 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汶川地震,撼动了整个中华大地。在这片土地上,无数的生命瞬间消逝,无数的家庭支离破碎,无数的梦想戛然而止。其中,有一位商人,他曾经拥有着成功的事业和美满的生活,然而,这场地震却让他瞬间倾家荡产。
他叫王建国,在汶川经营着一家颇具规模的工厂。地震发生前,他的企业蒸蒸日上,产品远销各地,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和声誉。然而,地震那一瞬间,天崩地裂,他的工厂瞬间化为一片废墟。机器设备被掩埋,原材料被毁坏,成品货物也被压在废墟之下。
那一刻,王建国呆呆地站在废墟前,整个人仿佛被抽去了灵魂,眼神中满是绝望和无助。他的心好似被一把锋利的剑狠狠刺穿,痛得无法呼吸。他多年的心血,就这样在一瞬间化为乌有。不仅如此,他还背负着巨额的债务,员工们失去了工作,供应商们追讨货款,客户们取消订单。他仿佛一下子从人生的巅峰跌入了深不见底的谷底,满心都是无尽的迷茫与恐惧,未来的路似乎被黑暗彻底吞噬,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还有重新站起来的能力和勇气。
但是,王建国并没有被这巨大的打击击垮。在灾难过后的混乱中,他狠狠地抹去眼角的泪水,在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一定要重建工厂!他告诉自己,决不能就这样向命运低头,要为了那些曾经无比信任他、紧紧跟随他的员工们,为了这片自己深深眷恋的土地,拼尽一切。
为了筹集重建资金,王建国首先想到了向政府贷款。他精心准备了详细的工厂重建计划和财务预算,多次前往政府相关部门,诚恳地向工作人员阐述自己的想法和决心。然而,贷款的审批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地震后的特殊情况,政府需要对众多的重建申请进行严格审查和评估,王建国的申请也不例外。
在等待审批的日子里,王建国内心充满了焦虑和不安。他每天都盼望着能有好消息传来,同时也在积极寻找其他可能的资金来源。终于,经过不懈的努力和等待,他的贷款申请获得了批准。那一刻,王建国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深知这是政府对他的信任和支持,也是他重建工厂的重要希望。
在废墟中,王建国静下心来,仔细思考未来的方向。他找来了曾经的合作伙伴和技术骨干,大家围坐在一起,共同商讨着新的规划。他们仔细分析市场的需求和趋势,结合当地的资源和优势,试图找到一条适合的发展道路。此时的王建国,内心虽然依旧忐忑不安,但目光中却多了一份前所未有的坚定,他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就一定能找到出路,走出这片黑暗。
王建国亲自绘制着未来工厂的蓝图,每一条生产线的布局,每一个车间的功能划分,他都反复斟酌。他深知,这次的重建必须更加科学、高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每一次修改,他的心里都充满了无限的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工厂重新运转时的繁荣景象,那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那源源不断的订单,那一张张洋溢着幸福和满足的笑脸。
为了节省成本,王建国亲自前往各个原材料市场,与供应商们讨价还价,争取到最优惠的价格。同时,他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这个过程中,他也曾因为资金紧张而焦虑得夜不能寐,但一想到工厂未来美好的样子,便又重新燃起勇气,继续不辞辛劳地奔波。
重建工厂的过程中,王建国遇到了重重困难。比如,由于地震导致道路损坏,运输新设备的车辆无法按时抵达,这让本就紧张的工期更加紧迫。王建国四处打听,寻找其他可行的运输路线,甚至亲自带领工人去抢修一段损坏严重的道路,确保设备能够顺利运达。
还有一次,工厂建设需要的一批关键原材料供应出现问题,供应商临时提高价格,否则就停止供货。王建国心急如焚,一方面与供应商反复沟通协商,另一方面迅速寻找新的供应商。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他终于找到了替代的供应商,虽然成本略有增加,但保证了工程的进度。
在招募工人方面,王建国更是亲力亲为。他不仅注重工人的技术水平,更看重他们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他耐心地与每一位应聘者交流,为工厂挑选出最合适的人才。每当遇到一位优秀的工人愿意加入,他的心里就多了一份安稳和踏实。
重建的日子里,王建国总是身先士卒。每天清晨,他第一个到达废墟现场,带着安全帽,指挥着大家清理瓦砾和残渣。他的双手布满了老茧和伤痕,却一刻也不停歇。他的内心一直有个声音在激昂地呐喊:“不能放弃,不能退缩!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也要勇往直前!”
员工们也被他的精神所感染,大家齐心协力,没有丝毫的抱怨。在炎炎烈日下,他们一起搬运沉重的建筑材料,汗水湿透了衣衫;在狂风暴雨中,他们用塑料布保护着刚刚搭建起的框架,全身泥泞也毫无怨言。
有一次,为了赶进度,大家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王建国亲自为员工们准备食物和水,还不断地鼓励大家坚持下去。当最后一块钢梁安装到位时,所有人都欢呼起来,那一刻,王建国的内心被感动和自豪填满,他知道,离成功又近了一步,那希望的曙光就在前方不远处。
经过几年的努力,王建国的工厂终于重新开业。虽然规模不如从前,但这是他用汗水和坚持换来的成果。他的产品再次走向市场,他的企业再次焕发出生机。
王建国的故事,是一个在灾难面前不屈不挠的故事。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即使倾家荡产,只要有信念,有勇气,就一定能够重新崛起。汶川地震虽然摧毁了他的物质财富,但却无法摧毁他坚强的意志和对未来的信心。
以下是一些在汶川地震中商人的感人故事:
1. 张祥青:1969年出生于河北唐山,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失去了父母和一个哥哥,他和几个哥哥成为孤儿。张祥青凭借自身努力成为成功商人。在2008年5月18日关于汶川地震的慈善晚会上,他悄悄问妻子“再捐7000万可好”,并表示要为灾区建造一个地震压不垮的学校,这句话感动了在场所有人。最终他累计捐款1亿元。
2. 王永庆:台湾富商,被誉为“台湾经营之神”。汶川地震时,他在美国听到手下汇报后,决定捐款1亿元。王永庆个人资产近千亿,曾在大陆投资数百亿,一生捐款数十亿,在大陆捐资建设了4200多所希望小学。但他生活十分节俭,一条毛巾能用20年,一个信封能用十几次,一张卫生纸都要撕成两半用。
3. 钟睒睒:农夫山泉董事长。地震发生后,农夫山泉紧急调运170万箱水运往灾区,钟睒睒也悄悄赶赴灾区。他走北川,去映秀,经历了两小时山地徒步,在充满危险的山道上驾车赶路,还曾借背包、登山杖,与外界失去联系近5个小时,一路上把所带物资沿途分发。在绵阳九洲体育馆,他看着受灾群众心痛不已,散尽身上所有东西。2008年5月20日晚上,他总结在一线获取的信息后,决定再捐1568万元物资,还计划投资3亿元在灾区选取水源较好的地方修建矿泉水厂,并聘请300名灾民。八天七夜后回到杭州,他在机场泪流满面。
4. 陈克明:克明面业董事长。2008年5月12日下午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他在北京出差闻讯后当即与公司董事会决定捐赠价值100万元的面条投入灾区救灾,成为湖南第一家向红十字会捐赠的企业。之后,公司驻四川销售区域经理雷高带领业务员于13日晚将首批食品送到都江堰石羊镇灾区人民手中。得知灾区食品紧缺后,陈克明又动员公司米粉厂、水厂干部职工昼夜加班加点,于5月16日下午将更多物资送往灾区。此外,陈克明还以个人名义多次向灾区捐款。
5. 张立虹:海南养生堂浙江食品公司总经理。2008年5月15日,她看到电视上劫后余生孩子无助的眼神后,心碎不已,于是带着20多个女员工赶到成都,筹建了一支呵护孤儿心灵的“妈妈陪护队”。她们在华西医科大学、四川省团委、四川省红十字协会的志愿者报名点发出倡议,吸引了众多热心人报名,最终精挑细选了25个合适的人员加入陪护队。
6. 李立兴:地震发生的第二天,他瞒着患有心脏病的七旬父母,带领民间消防队10名队员赶赴四川灾区救援。历经48小时到达都江堰后,立即投入救灾工作。在四川的近半个月时间里,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共从坍塌的废墟中搜救出31人,并在多次余震中组织人员紧急疏散。
7. 蒋端平:汶川大地震发生时他在福州出差,5月13日坐飞机到重庆,15日与装满赈灾物资的大卡车一起从重庆出发到绵阳江油市。之后,他和车队决定直接把车开到乡、镇、村,将水和食物送到有需要的灾民手里。他还认为赈灾物资可解灾民眼前困难,心理疏导则能救济他们的未来。
这些商人在汶川地震中展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他们的善举为灾区人民提供了帮助和支持,也感动了许多人。他们的行动体现了人性的光辉和社会的温暖。同时,也有一些不法商人在汶川地震期间发国难财,例如刘汉,他曾是四川首富,在汶川地震中捐款5000万,但他的财富来源涉及诸多违法犯罪行为,最终被判处死刑。这也警示人们,财富应该通过合法和道德的方式获得,而不能建立在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基础上。
在这片曾经饱受创伤的土地上,还有许多像王建国这样的人。他们在废墟中重生,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他们的故事,将永远铭刻在汶川的历史中,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这片曾经遭受重创的土地,在人们的努力下,渐渐恢复了生机。希望在废墟之上重新绽放,人们坚信,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经过多年的重建,汶川焕然一新。崭新的学校、医院、住宅拔地而起,人们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而那些在地震中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那段艰难的日子,也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他们用坚强和勇气书写着属于汶川的传奇,让世界看到了生命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
【作者说】在写这章的时候,虽然时隔多年,但是一回忆起汶川地震,不由自主的眼眶湿润流着泪水,一边在码字,有感而发写了一首诗送给之前灾区所有群众,送给来自全国各地的全体官兵,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平安顺遂。
《忆汶川》
笔触轻落纸页间,
泪湿衣衫忆当年。
山崩地裂乾坤颤,
屋倒楼倾日月黯。
飞沙走石狂风卷,
呼号哭喊声震天。
残枝败叶随风舞,
断壁颓垣映眼前。
荒岭秃坡添寂色,
浊流碎石阻行川。
平民舍己施援手,
百姓自救志尤坚。
相互扶持寻生路,
顽强拼搏心未眠。
官兵冲锋勇向前。
白衣天使忙穿梭,
汗水湿衣未曾干。
橙色身影不停歇,
徒手搬石意志坚。
一方有难八方援,
物资车队排长龙。
各地同胞齐汇聚,
齐心协力渡难关。
生死瞬间无所惧,
救人义举化诗篇。
时光流转灾痕淡,
新楼矗立展新篇。
葱茏翠影漫山绕,
清澈溪流润沃田。
愿君前路皆顺遂,
万事如意永安然。
——南离夫子(2024-7-3 凌晨 1:01 作)
《忆汶川》译文:
《回忆汶川》
当笔触轻柔地落于纸页之上,泪水已然浸湿了衣衫,忆起当年之景。山崩地裂,致使乾坤震颤,屋舍倾倒、楼宇倾颓,令日月黯然失色。狂风裹挟着飞沙走石肆意席卷,呼号与哭喊声震天动地。
残枝败叶随风摇曳飘舞,断壁颓垣清晰映现眼前。荒岭秃坡徒增寂寥之色,浊流夹杂着碎石阻塞了河道。
平民舍己为人伸出援助之手,百姓自救的决心尤为坚定。他们彼此扶持探寻求生之路,顽强拼搏之心从未止息。
官兵们奋勇冲锋一往无前。白衣天使们忙碌地穿梭其间,汗水浸湿衣衫未曾干涸。身着橙色救援服的身影未曾停歇,徒手搬石意志刚强坚毅。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物资车队绵延如龙。各地同胞纷纷汇聚于此,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在生死攸关的瞬间毫无惧意,救人的英勇义举化作壮丽诗篇。
随着时光流转,灾难的痕迹渐趋淡化,崭新的楼房巍然矗立,开启全新篇章。葱茏翠绿的树影漫山环绕,清澈的溪流润泽肥沃的田亩。
诚愿诸位前路皆顺遂通畅,万事胜意永远安然平和。
——南离夫子(2024 年 7 月 3 日凌晨 1 点 01 分创作)
以下是对《忆汶川》这首诗的深度赏析:
主题与情感:
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回忆了汶川地震这一沉重的历史事件,主题明确且深刻。诗中既描绘了地震带来的巨大破坏和灾难场景,又展现了在灾难面前人们的勇敢、坚强、互助和团结,充满了对逝者的哀悼、对受灾者的同情,以及对救援者和所有顽强抗争者的赞美与敬意。同时,还表达了对灾区重建和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与祝福,情感真挚,层次丰富,从悲痛到希望,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冲击和心灵震撼。
意象与画面:
诗中运用了大量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意象,如“山崩地裂”“屋倒楼倾”“飞沙走石”“残枝败叶”“断壁颓垣”等,生动地展现了地震的惨烈和破坏性,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那一片废墟和混乱。而“葱茏翠影”“清澈溪流”等意象则象征着新生和希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从灾难到重建的转变。
人物塑造:
通过对平民、官兵、白衣天使等不同群体的描写,塑造了一个个勇敢无畏、舍己为人的形象。平民舍己援手、自救志坚,相互扶持;官兵冲锋在前,英勇无畏;白衣天使穿梭忙碌,不辞辛劳。这些形象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体现了在灾难面前人们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力量。
结构与节奏:
整首诗结构较为严谨,先描绘灾难场景,再展现人们的抗争与互助,最后展望未来,层次分明,逻辑清晰。在节奏上,语言简洁有力,如“山崩地裂乾坤颤,屋倒楼倾日月黯”等句子,短促而有力,增强了灾难的冲击力;而在表达希望和祝福时,节奏相对舒缓,如“愿君前路皆顺遂,万事如意永安然”,给人以温暖和安慰。
文化与价值:
这首诗不仅是对一段历史的回忆,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在面对灾难时坚韧不拔、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彰显了生命的尊严和力量,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总的来说,《忆汶川》是一首情感真挚、内涵丰富、具有强烈感染力的诗作,它让人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同时也激励着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