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3章 崔与之平息兵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魏了翁更是愤懑以病请辞。

    右正言李知孝弹劾胡梦昱,使其被贬岭南,魏了翁为其饯别。李知孝便指责魏了翁首倡异论,准备上书弹劾,史弥远却特别表示宽容。没过两天,谏议大夫朱端常便弹劾他欺世盗名、朋邪谤国。朝廷便把魏了翁削官三等,贬到靖州居住。不久,魏了翁再入朝,史弥远想要拉拢,他不与苟同。于是魏了翁一直按部就班地升迁,并未官居要职。在三年时间里,他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魏了翁勤劳恭谨,全身心传授理学知识,并著《九经要义》,总共二百六十三卷。

    绍定四年,魏了翁复职,主管武夷山冲佑观。后来升任宝章阁待制、潼川路安抚使、泸州知州。泸州是一个大藩,控制边境的面积达两千里,但是武备不修,城廓废弛。魏了翁于是奏请修缮泸州的城楼、垣墙和雉堞,并增置军械,训练盾牌手,申明军纪,兴办学校,豁免欠税,恢复社仓,修建义冢,修办养济院。他上任只有几个月,就出现了百废俱兴的局面。

    史弥远死后,赵昀亲政,魏了翁被提升为华文阁待制,赏赐了金带。入朝以来,魏了翁见一些高官显贵大权独揽,擅废法纪,目无纲常,致使政权腐败,不可救药。他疾恶如仇,还在应诏赴任途中,给赵昀上疏道:“时政有十弊,建议恢复历来好的传统,以表新兴之大为。”他的整顿朝政十项建议,论述万余言,引事实,切时弊,辩是

    非,讲利害。赵昀读毕,深受启发和震动,手拿奏章举读成诵。从此,旧典章都得到了恢复。

    端平元年十月,魏了翁任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他忠于职守,纵论政事,体察民情,访问人才,召从臣集议,事情做得认真、扎实,不负众望。回朝六个月,他前后共上奏二十多章,全是当务之急。赵昀想让魏了翁参与共商国家政事,嫉妒他的人却合伙竭力排斥,使他不能安心在职。

    魏了翁因为熟知兵书、兵法,量力国家,又被任为端明殿学士,参预机要工作、撰写文书等,任同签书枢密院事。十二月,他督视江淮京湖军马。正值蒙古军犯境,战事失利,朝廷惊慌,赵昀忧虑。一次例行朝拜结束后,赵昀面赠魏了翁一首亲笔书写的唐人严武诗:“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和“鹤山书院”四个大字,并赠金带鞍马,又命宰相、重臣关外设宴饯行。

    魏了翁掌管边关兵马战事后,以吴潜为参谋官,赵善潮、马光祖为参议官,重申军规,严明军纪,并身先士卒,加强练兵,一时军力大增。他提醒将帅要加强警戒并调遣增援部队,安抚为国捐躯的士卒,罢免贪生怕死的将领,及时向赵昀奏明边防十件事。

    端平三年正月,魏了翁被召回,任签书枢密院事。在赴边关奏事时,因病提出辞呈。那些存心排挤魏了翁的人早在那里窥视,并蠢蠢欲动。他们趁机推波助澜,又大造舆论,于是魏了翁又被召回,这些都不是赵昀的本意。魏了翁要求回归故里,赵昀不肯,便改任资政殿学士。

    赵昀又召崔与之参政,崔与之曾经为四川制置使。朝廷召他为礼部尚书,他竟乞求回广州,不肯受命,自此屡诏不起。此时粤东摧锋军作乱,朝廷诏授他为安抚使。摧锋军被调到建康驻守,长达四年。撤离卫戍后,没有过五岭,又在江西逗留了四年。这支部队转战各地,所向披靡。但是幕府不上报他们的功劳,驻守期满,又不让他们回广东。

    摧锋军于是在端平二年七月,发动兵变。叛军由曾忠带领自江西经梅州返粤,焚惠阳,长驱至广州府城,知广州府连夜逃遁。崔与之当时在家闲居,见事态严重,便率领民兵,带病登上城楼与叛军相见,查问叛乱原因。叛军一见,立即拜伏于城下,说明兵变缘由。崔与之派弟子李昴英、杨汪中坐吊篮从城墙上缒下,到叛军中晓之以逆顺祸福道理,宣谕允许叛军自新。叛军大部分人归家散去,曾忠带少数人退踞端州。

    朝廷得知广东出事,任命崔与之为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崔与之临危受命,在家中理政,命提刑彭铉暗中讨捕残余叛军。受调的各路军队会合,崔与之指挥他们合围叛军,并且对叛军进行政治瓦解,使叛军尽数投降。崔与之仅将曾忠等几名首领以军法处死,降兵分散编入各军,兵变平息。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