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草率怕甚,扯起大旗
刚到府衙门口,赵斌就在李心传崩溃的眼神中敲响了鸣冤鼓!
“赵兄,不可…”
“咚咚咚…”
“李兄你想说啥?”
李心传抖了几下嘴唇,苦笑着摇了摇头。
这东西一旦敲响,就代表着朝廷威仪,不管对错必然需要分出一个好歹来定案。
要是以民告官的话还得先挨四十板子,黑的一批。
李心传此刻再是心情复杂,也只能跟着赵斌一条道走到黑了。
好在,他的确是遭人迫害有冤在身,程序上并无错漏。
李心传暗道一声‘遇人不淑’后,忙紧张地掏出随身携带布包里的纸笔,龙飞凤舞地开始为自己写状纸,一边有些埋怨地说道:
“赵兄,这是不是闹太大了?我只是被人打了一顿而已…”
瞧这脑瓜子的门清劲,书呆子之类的果然只是表象。
“有人公然敢在大街上陷害、袭击李兄这样有功名在身的人,岂会是小事?
赵斌嘿嘿一笑,道:“知府大人与我有旧,必然会秉公办理。况且李兄一腔正气,当然要把不平之事公之于众,才能让宵小心生忌惮日后不敢再犯。”
事实是,真正的原因是这货拿不准赵彦呐为什么要见自己。
他几乎可以肯定全贵在背后说过自己的坏话,如果贸然前往和赵彦呐直接碰面,对方一见面就发飙的话很容易把气氛弄僵。
正好赵彦呐似乎对李心传颇有好感,所以赵斌干脆借着替李心传出头的机会给对方留下一个充满正气的形象,顺便试探下对方态度。
这就叫好人有好报,公私两不误。
“赵兄?”
李心传弱弱地提醒道:“可是寻常击鼓申冤这样的事情,归通判大人管啊…”
“...”
卧槽?
草率了,草率了啊!
电视中可不是这么演的!
莫非包大人在骗我?
要不怎么说朝廷有先见之明,让涉民主官们上任时期得居住在府衙之中呢?
这不赵斌刚敲响鸣冤鼓没多久,升堂的衙役们已经快速就位。随后跑出一个衙役指着几人厉声喝道:“何人胆敢在此击鼓鸣冤!?”
此时想后悔都来不及了。
赵斌眨巴了下眼睛,看了眼趴在地上已经收笔的李心传后上去一拱手,厚颜无耻地上前说道:
“草民赵文武,乃知府的远房族亲,刚才路遇贼人谋害本城知名文士李心传。
本人出于公义和维护朝廷的形象考虑,特来为其鸣冤讨个公道。”
三言两语间,愣是将名号和口号打得哐哐响,还火速占据道德制高点。
唯一知道真相的孙单目露敬佩。
而其他人全都一缩脖子。
尤其是之前还在朝他厉喝的衙役听他是赵知府的亲族,脸色一白,忙缩起身段讨好地说道:“啊,原来是赵公子,您请稍等,小的这就去通知诸位大人。”
什么通判,还不是比知府要低一头?
赵斌此刻是身正不怕影子斜,说的话也是句句属实。
正所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不比直接跑进去舔着脸去讨好赵彦呐要有存在感得多?
又一阵等待之后。
赵斌等人被人‘请’到了公堂之上。
随着‘威武’的吟唱声,逼格十足的三名官员端坐在衙堂之上。
坐在正首位上的,是兴元府刘通判,左侧旁听的则是之前见过一面的知府赵彦呐。
而另一边的是个身穿七品官服的中年官员,此人显得谨小慎微,想来应该是个给刘通判打下手的无关紧要的小推官而已。
这家伙无疑也是飘了,如今连七品官都看不上眼了。
三堂会审,搞得跟出了重大命案似的。
‘好像真的有点搞大了。’
赵斌盯着赵彦呐紧皱的眉头,莫名心虚。
但随后又将这点忐忑抛之脑后。
俗话说得好,想要走上台面重要的不是能做多大事,而是能让人能记住自己。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