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子孙?尊父已然亡故了吗?”陆英见他记起往事,只微微点头,沉默以对。
陈景略一阵怅然,继而叹道:“天下大乱,人不如狗。多少中原汉民死于刀兵、饥馑,多少簪缨之家流亡异乡?老夫今生无法完成统一天下之大业,乃唯一憾事也。令尊当年闻我灭除赵国,不远千里来与我论道谈辩,我虽不能如他所言……心中实敬其志虑忠纯,学识渊博,惜乎未能扬名天下,一展胸中所学。命也运也!”
原来陆英之父当年听闻陈景略帅大军扫平鲜卑,遂从中原跋涉至邺城,求见陈丞相,两人论辩良久,互堪敌手。陆父劝陈景略趁此灭国之功,倡举义旗,恢复汉人故土,号召燕赵豪杰揭竿而起驱除胡虏,归顺大吴。甚或陈景略自立为王,反攻长安,在中原河北重建衣冠制度,勿要披发左衽,为氐汉忠臣孝子,屈辱祖宗。
但陈景略受蒲刚知遇之恩,且以汉主雄才大略,是一位难得的英主,义不肯背叛。两人不欢而散,陆父偕子愤然离去,在归乡途中遇到几个乱兵,因身无财物,死于非命。幸而长广山道士李玄阳途经当地,救下陆英,二人结伴南行,至三茅山隐居。
陆英答言道:“家父生平只爱读书,书生意气,常哀怜百姓,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然时运不济,罹难殒身。陆英今日来此,只为求问丞相一事。家父从不与旁人言祖宗乡籍,以为穷居于世,辱没先人。因而陆英想问丞相,是否知我郡望何处,祖上何人?因何散居中原?”
因为他年幼时与父亲一同见过陈景略,犹记得当时陈景略对父亲说过,君祖上世代名臣等语。父亲死的猝然,是以陆英至今不知自己祖宗家世。
只听陈景略悠悠言道:“三国之时,前吴国大都督陆伯言火烧刘备联营七百里,大破蜀军,总领朝政二十年,官至丞相、上大将军。其子陆抗官拜大司马荆州牧,与晋朝羊祜太傅南北相持经年,留下‘羊陆之交’的佳话。
“陆抗有六子,中以陆机、陆云名声最显,文章盖世,时人称之为‘太康之英’。吴亡后,二陆入洛,声名鹊起,天下人无不爱其才。
“后来二陆兄弟被楚王所杀,世人皆以为绝嗣,不料陆云姬妾悄然诞下遗腹子,此子成人后,埋名隐姓居于中原,只以耕读持家。你父陆仲礼即为其嫡子,自幼聪明好学,有志天下。立誓不名扬九州绝不认祖归宗。岂知天意弄人,竟英年早逝……”
陆英闻言呆立半晌,不想自己竟是陆逊陆抗之后,难怪父亲为自己取字华亭,之前虽亦有猜测,今日方始证其真伪。
他心中无限感慨,父亲不愿寂寂无闻,辱没先祖,是以从未对人言及,自己亦不知晓。又听陈景略道:“老夫不久于人世,天下大事唯有依靠你等青年才俊了。二百年间,中国战乱不止,十室九空,生灵涂炭。陆贤侄定当自勉,继承你父遗志。辅佐明君一统天下,结束这乱世……唉,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贤侄放心,老夫绝不会对你不利。在这长安城中,如有难处,尽管提我名号,只要我在,没人敢为难于你。你去吧,做你想做的事,老夫将死之人,帮不了你许多了。”
陆英听他话中似有未尽之意,但见他神情萧索,也不愿多言,只得告辞离去。本来陆英还想问自己生母是何族何姓,但又想母亲早亡,父亲也从来不许自己打听,外人哪里能够知晓,只得作罢。
他寻原路而返,出得相府,将回观内歇宿。行至巷尾,遥见街中有一人身披大氅,斗篷遮面,鬼祟独行。陆英心下怪异,如今时正初夏,天气渐热,虽夜间亦不甚凉爽。此人遮盖严实,深夜独行,必有不可告人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