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身体已经大好了?”
赵德昭微微拱手,“多劳杨大人挂念。前几日身体违和,怠慢了,请坐。”
杨励早几天就下过拜贴,是以赵德昭有此一说。
二人喝着茶叙些闲话,杨砺话锋一转,单刀直入道:“今日在下特地为求取殿下墨宝而来。”
说着他拍了拍手,便有下人捧着礼盒进来。杨砺打开盒盖,一对雕琢得栩栩如生的玉狮子,便映入眼帘。
“一对玉狮子镇纸,权当殿下润笔之资,还请殿下万勿推辞。”
赵德昭笑道:“写几个字值当什么,杨大人破费了。不知道杨大人想要写些什么?”
赵德昭前世的记忆里,并没有杨砺多少信息,原身也没有和他打过什么交道。知道这个人,还是因为他是宋代第一个状元。
赵德昭现在势单力孤,不管官职大小,能交好就尽量不交恶。也不管以后能不能指望得上。
杨砺闻言大喜,“殿下有所不知,在下不善诗词,即便写文章也被同僚嫌弃繁琐啰嗦,唯独酷爱书法一道。
那日殿中见殿下挥毫泼墨,字体乃我平生所未见,故冒昧前来求取墨宝,不拘什么字都好。”
赵德昭笑了,心想怪不得同僚嫌弃你文章繁琐,你说起话来也干脆不到哪里去。
“好说,好说,杨大人请移步书房。”
“请!”
书房内杨砺亲自磨墨,赵德昭来回踱步,正在琢磨写些什么话给杨砺。待杨砺墨磨好之后,赵德昭心里也有了成算。
这一次赵德昭用的是楷书,虽然没有他的行书飘逸,但一笔一划也颇见功力。
杨砺见赵德昭写的不是自己最爱的字体,本来还有些失落。一看内容立刻呼吸急促,脸色潮红,连声说道:“当不起!当不起!”
“苟利益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谨赠翰林学士、工部侍郎杨砺,
开宝八年冬月赵德昭手书。”
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求的什么?不过就是一举成名天下知罢了。杨砺本为求字而来,这幅楹联出世,别人再说起杨砺,或许就会说,“是那个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杨砺吗?”
杨砺现在看待赵德昭的目光充满感激与崇敬,就如同看待再生父母一般。
赵德昭却没有停手的意思,想了一想,继续说道:“干脆再送你一首诗吧。”
说完也不等杨砺拒绝,洋洋洒洒,一首七绝一挥而就: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写完之后,赵德昭哈哈一笑,扬长而去。全然不顾已经震惊到木讷的杨砺。这名士派头,被他装得足足的。
等到杨砺回过神来,书房中早已不见了赵德昭的踪影。在杨砺看来,这诗文采一般,不过却是赵德昭专为自己而写,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殿下知我啊!”
杨砺心中已经下定决心,以后若是赵德昭有任何差遣,他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殿下以国士待我,我必以死报之。
赵德昭知道那句话对读书人的杀伤力,他不后悔轻易就把林文正公的这句话写出来送给杨砺。虽然杨砺不是什么大人物,但千金买马骨,这笔生意自己怎么样都会有得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