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玉不知道景元敏的想法,她和涣玲到了此行的目的地——前知府沈天明住宅旧址。
此宅并非荒废,门上落了锁,没有破败的感觉,院里也没有杂草什么的,可见有人定时过来打扫。
陶玉查看过梁莹家当年的案卷,当年的负责这个案子的是当朝大司马冯寅。
当年冯寅担任钦差大臣,奉命去查官员勾结边匪一案,或在家中搜出为边匪打造的兵器,或找到与边匪之间来往的书信,或在家中找到窝藏的边匪,具体内情不得而知,只知道最后冯寅递上一张调查出来的名单,梁莹的爷爷林世刑就在其中。
皇上震怒,勾结者,杀之,一个不留。
就这样,冯寅带着亲兵,四处杀勾结边匪的官员,林家虽不是官员,但林家堂以前是江湖上有名的练毒制药堂,虽说归附朝廷,但势力仍不容小觑,因此许多人都忌惮林家。
就这样冯寅血洗了林家堂,梁莹不过是侥幸逃脱罢了。
至于为何来找到沈天明江州的旧址,还要从刚带梁莹入都察院的那会说起。
有一晚上陶玉去找线索回来的路上,路过一家宅子门口时,看到有几个人在鬼鬼祟祟的搬酒坛子,那酒坛子上有个冯字,其中有一个人好像打碎了一坛,正在被管事的责骂。
陶玉走近一看,地上散落了很多钱币,管事的赶紧用布遮了起来,并驱逐道“去去去,看什么看,赶紧滚”
陶玉没在多待,可在回去的路上时,发现有人跟踪,若不是梁莹赶来找她,她恐怕很难幸免于难。
于是回去就查了一下那个宅院是何人所住,查出来是国子监司业沈天明的住所,刚好那段时间,陶玉在查看梁莹家的案子。
这个沈天明曾在江州任职,后来才被调到京都来的。
而当年沈天明也参与了平叛案,还是个举足轻重的位置,但之后与冯寅就在没有任何交集。
看到往沈天明住处运的冯字酒坛,还有之后险些遭遇不测,陶玉很难不联想到,二人之间的关系。
而且京都姓冯的官员富商屈指可数,若那几坛装都是钱,京中有此财气的人也就只有冯寅了。
继续往下查陶玉发现,冯寅每年都会作为钦差大臣到其它州县去视察,而江州冯寅几乎一次不落,虽说江州是江南最富庶的地方,但跟沈天明联系起来就很可疑了。
因为每次都是冯寅去视察完江州,沈天明或一个月,或两个月,又或是三个月他都会告假去江州探亲。
时间或长或短,但都会去,这点就很令人生疑。
十一年过去了,二人几乎没有什么交集,虽然推测二人有一些关联,可没有事实证据,要查清此案似乎还很遥远,但陶玉相信案件总会有破绽,一个月不行,那就两个月,两个月不行,那就三个月,总有一天会找到线索,于是就来了沈天明的旧宅,这是他每年都回来的地方。
当年平叛案的官员,不是告老还乡,就是病死,或者犯了什么罪被处死了,当年的参与核心的官员基本没人在朝廷做官了。
但有一个人例外,那个人就是沈天明,不但没有事,还从江州调到了京都。
二人之间一定还有什么牵扯,或者说沈天明手上有冯寅的什么把柄,而且还是很重要的把柄,让冯寅忌惮了他那么多年。
涣玲带着陶玉飞身进了院子,院子里很黑,很安静。
陶玉打了个火折子,把屋子里的蜡烛点上。
两人开始分头翻找,找了许多可疑的地方,却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