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洲闪开,手却不松开,张开另一只手一把抓住小宁的后领朝上一提,小宁便被拎了起来,双脚腾空了,刘远洲笑道:“呵呵,再踢我试试。”
小宁身在半空,手舞足蹈,大叫道:“放开我,放开我,刘远洲。”
刘远洲就是不放开,哈哈大笑起来。小宁便“哇”一声嚎哭起来。
“二娃,快把人放下来。”张氏见小宁被逗哭了,赶紧过来打刘远洲的手。
刘远洲便把小宁放了下来,笑道:“爱哭的小花狗。”
小宁哭的更凶了。张氏狠狠瞪了一眼刘远洲,去哄小宁了。
刘远洲耸耸肩,心里感叹,小宁上次去他家还很乖巧,现在确实如此顽皮。
这时从窑里出来几个人。
一个年约三十七八的婆姨跑过来急急问道:“小宁,你怎么了。”这婆姨便是刘远洲的二舅妈马氏,小宁的母亲。
小宁见母亲来了,哭得更凶了,他干脆躺在地上,双脚胡乱蹬着,也不管把衣裳弄的满是泥土,嘴里哭嚎着:“二娃打我,二娃打我。”
马氏抱起小宁,给他拍打身上的泥土,板着脸瞪了一眼刘远洲。
“我哪里敢打他,真的只是闹着玩来着。”刘远洲赶紧解释道。
“小宁不哭了,给你糖。”张氏抓着一把糖塞给小宁,然后对马氏笑道:“哎呀嫂子,孩子间闹着玩儿呢,你还当真了。”
这时刘远洲他二舅和外公走了过来,他二舅张晓安就笑着说道:“没事没事。”
小宁手里有了糖,便止住了哭,他挣脱母亲,冲刘远洲吐吐舌石头,然后叫道:“有糖吃喽。”说完便跑开了,几玩伴也追着他跑了。
“翠翠,二娃,快回窑里。”二舅张晓安招呼道,他婆姨马氏仍板着脸,显然仍对刚才之事心有介怀。
“是啊,翠翠,二娃,外头冷,咱们回窑里说话。”外公也说着,他走近刘远洲,大手拍着他的肩膀,笑道:“二娃又长高了,哈哈。”
刘远洲笑道:“明年我就赶上您了。”外公个子高,刘远洲现在还矮他半个头。
“哈哈,好好。”外公大笑起来。
这边张氏也搀着马氏的胳膊说着话,朝着窑里走去,刘远洲复又挑起担子,一家人便进窑里了。
进了窑里,张氏掀开箩筐上的布帘拿出礼物。“嫂子,这是给爸的肉和酒,还有些米面,这是给小宁他们的零嘴。”张氏说着把东西递给了马氏。
马氏终于不再板着脸,笑道:“还带什么东西。”说着接过东西。
刘远洲的外公有两子一女,大儿子张晓平,二儿子张晓安,三女儿张翠,即刘远洲的母亲。大儿子结婚那会儿就分家出去过了,二儿子结婚的时候老人的老伴已不在了,于是他便跟着老二一家过,未再分家。
张晓安招呼妹妹和外甥上炕歇着了,又叫婆姨马氏去做饭,马氏欢喜的去了。
“爸,你陪着妹妹和二娃说话,我也去帮做饭去。”张晓安给三人倒上了热茶便出去了。
于是剩下三人坐在炕上喝着茶拉着家常。
“爸,丹丹的事怎样了?”聊到大哥一家,张氏便问道。
外公把头凑到窗户跟前朝外头瞅了瞅,叹口气,悄声说道:“唉,财礼钱总算都给人家还回去了。”
“你大哥他自个儿也还剩一些钱,东林东安也给他凑了些,我又把我藏的钱都给了他,他还找老二借了些总算凑够了。”东林和东安是大舅张晓平的两个儿子,俱已成家。
“我给钱这事老二家都不晓得。”
“唉,不管怎么说,还了就好,要不丹丹可怎么活。”张氏舒口气叹道。
“谁说不是呢,我是可怜我那孙女儿。”外公哽咽着,又恨恨道:“这逆子,都当爷爷的人了还好赌。”
“爷爷,姑姑,饭做好了,我妈叫你们去吃饭。”三人说话间进来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怯生生叫到,她穿着灰扑扑的夹袄,袄子上有几个破洞露出里面的棉絮。
“是苹苹啊,好我们这就过去。”张氏说道。叫苹苹的女子是张晓安的二女儿,刘远洲的表妹。
苹苹低着头出去了,刘远洲便道:“怎么过年了也不给苹苹做一身新衣裳。”
外公咳了一声,“你二舅妈那人你又不是不知道,唉。”说着,脸色颇有些不自然。
“快走了,吃饭去了,都饿了。”张氏下了地,催促道。
午饭是饺子。吃了午饭,刘远洲和母亲张氏带了礼物去他大舅张晓平家,两家离颇远。
二人走到张小晓平家,却见门锁着,问了邻居,说是他们一家都出去拜年去了,二人只得返回张晓安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