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了磕烟杆,站起身。
“方才小老儿在屋里听您说外面有神仙,神仙老爷们会来这儿吗?”
老人自问自答:“他们都不吃饭的。”
……
……
到了晚上,小青秀喊嘉年吃饭。
既是厨房又当客厅的脚地上,摆了一张四四方方的小桌。
只有一张板凳。
李海让孙女把板凳给嘉年,他二人蹲着吃,站着吃。
嘉年说不用,他蹲着吃就行。
桌上木盘里有几张黑黑的烙饼,是高粱面打成糊加上洗干净煮过的野菜烙的,凉掉之后咬起来硬邦邦。
这东西胜在好保存。
就烙饼下饭的是一碟菽乳。院子里有张磨盘,自家种的豆子磨好后上屉蒸,再凉置一晚就成。
李海有些愧疚的说:“家里只有这点东西,公子将就下。”
嘉年笑说:“没有的事,我不讲究。”
他咬了一口烙饼,又盛了一勺菽乳,吃的十分欢实。
菽水藜藿。让他想起小时候家里的饭桌。
同样不宽裕,可一家人在一起的味道,任何山珍海味都比不上。
老人瞧着嘉年的吃相,淡笑说:“公子是吃过苦的。”
嘉年笑问:“有吗?”
他想了想说道:“小时候没意识到,长大再想来,不过就那么回事。过来了,就都好了。”
“过来了,就都好……”李海念叨了两遍,眼中苦色更多。
倘若没个头呢?又该怎么办。
饭后,李青秀端着剩下的饭进了屋。
奶奶下午吃了药睡下,这会儿应该醒了。
李海说:“青秀今晚上跟我们睡,她那间屋子让给公子。”
嘉年摇头说:“不用,我有个地方就能睡着,您要是不介意,我在灶台边打地铺都行。”
说着嘉年想起了一件事,笑了出来。
小时候跟妹妹置气,爹娘又偏向妹妹,他一气之下,就在灶台边蹲了一晚上。
早上醒来,脑袋靠着锅台,后背倚着柴火堆。
李海说:“你只要不担心小老儿晚上起夜踩着您。”
嘉年哑然失笑。
看来只能答应了。
李海说:“您刚到这个地方,想来有些事情要考虑,我们不打扰您。只请您答应小老儿一件事。”
嘉年说:“您说。”
李海郑重其事的说:“请您别乱跑,村里人不怎么待见外乡人。”
小地方的民风,都比较排外。
嘉年能理解,点头答应下来。
……
……
深夜,李海一家三口挤在一张炕上。
李青秀睡中间,李海拿着一把扇子,给小姑娘赶蚊子。
山里蚊虫多,咬人贼狠。
旁边时不时传出几声压在棉被里的咳嗽,使这个狭小的房间里,气氛变得更加苦闷压抑。
李青秀睁着大眼睛,目光像是黑暗中的萤火虫。
李海柔声问道:“不困吗?”
李青秀小声说:“不困。”
她身边,李海的妻子张氏询问:“是奶奶吵的你睡不着?”
她声音沙哑虚弱,有一种掩不住的温柔。
李青秀赶忙摇头,才发现屋里黑黢黢的,谁都看不见,又连忙说道:“不是不是,是家里有客人。”
张氏问:“我只听了声音,似乎挺年轻。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李青秀说:“跟爷爷有点像,话不多,知道好多好多外面的事。”
李海补充道:“年纪可能就比我们青秀长个两三岁的样子。”
李青秀今年十一,嘉年十五。
张氏问:“长相如何,俊俏吗?”
李海说:“跟我年轻时差不多吧。”
张氏呵呵笑,笑没几声,又开始咳嗽。
李青秀又连忙帮奶奶顺气。
李海摇着扇子,问道:“青秀,会想爹娘吗?”
顺好了气,李青秀转过身,怔怔瞅着棚顶上的一个窟窿。
山中人家,每到夜晚房梁上时不时会有老鼠跑过。
娘亲告诉她,在她还是婴儿的时候,夜里经常被它们吵得睡不着觉,一直哭。
于是体弱多病的父亲,一气之下就用扫把去捅上面的老鼠,希望能打下一两只来解气。
结果老鼠没打着,倒是给房顶开了个洞。
遇到晴朗的夜,星光月光会一起漏下来。
李青秀说:“有时候会很想,可一想到很快就能见到他们,就又舍不得爷爷奶奶。”
李海扇扇子的动作一顿,心脏仿佛被一只手给狠狠攥住,像是要捏爆它一样。
黑暗中,响起一道微不可闻的抽泣。
李青秀一下子慌了手脚,她问道:“奶奶,你在哭吗?”
张氏回答说:“没有,奶奶是高兴。我家青秀怎么这么好。”
张氏暗自垂泪。
李海放下扇子,起身。
“我出去一趟。”
张氏嗯了一声。
她知道该阻止丈夫,可她又没办法阻止他。
李青秀看向他问道:“爷爷起夜吗?”
即便知道小丫头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可李海还是选择背过身。
“去外面透透气。”他抹了把脸,扯出一个笑容,拍拍小丫头额头,“你该睡觉了。”
张氏张开怀抱,慈祥的说:“到奶奶这儿来。”
一点都不介意满是药味的被褥,李青秀钻入奶奶的怀抱。
奶奶的身体好冷,自己可得好好给她暖暖。
李青秀帮张氏搓着手。
李海走出屋子,悄悄关了门。蹑手蹑脚来到嘉年房间,轻轻推开房门朝里面看了一眼。
炕上不见嘉年身影。
他心下一紧,拿起搁在灶坑边的柴刀和锅台上挂着的绳子快步走出门,来到院子里。
嘉年正站在劈柴用的木墩旁,远眺蛇首山。
听到身后脚步,嘉年转身笑问:“老丈是起夜?”
李海点点头,他说:“有件事要做。”
嘉年瞥了眼他手上柴刀,又抬眼看向他说:“劝你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