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回各地,同时也挑选一些技术好的人组成王府木工班,留下来继续为王府服务。那些来自两京一十三省的地方工匠,怀里揣着这些年来自己辛苦所得的银两,陆续的踏上回家的路。随后是营造处的几位工匠,他们做了几天的收尾活后也开始北上返京,最终留下来六位大师傅。他们自愿留下并不是他们已经习惯了洛阳的生活,只是因为他们的手艺好,而福王府给的工钱也多,在这里做一年抵得上在家里做三年,权衡利弊,他们留了下来。当赵师能带营造处的工匠回到京城点卯上工时,已经是天启王朝了,中间还隔了个泰昌朝。
赵师能人虽没在京城,可来自京城的传闻却听说不少。特别是天启帝喜好木作技艺,常自己操作。赵师能考虑到自己把营造处的大师傅都给带出来了,等于是把京城皇宫里维护和修缮的木作活都给撂下了。虽说临走前安排了让五大家工匠轮班去营造处当值,但毕竟这不是万历朝了,再这样继续下去也是对新皇的不敬,这才有了紧迫感。他把剩下的小活都交给了魏逢时,自己带人匆忙赶了回来。要说他回来得还正是时候,不早也不迟,正遇上黄师木设计好“百福千工床”,天启帝要亲自上阵动手下料的时候。赵师能仔细看了黄师木设计的图纸,不由得对眼前这位后辈刮目相看。
他心想自己离开京城才八年多,黄师木的手艺怎么提高得这样快,其才艺完全达到了其父黄奇功全盛时期的水准,在某些方面还有超出之势。赵师能心里暗自赞道:真乃家具奇才,其高超的设计工艺足以让营造处的大师傅们汗颜。就这张床的设计水平来说,不仅是营造处、京城其它几家也是找不出第二个人来,也包括江南八坊的那些掌柜和大师傅们。能设计出如此高端华丽的大床还真不是凡人。自己爱徒魏逢时能行吗?若给他施加压力,以他的痴劲或许可以,可目前还没达到这个水平;紫檀堂的蒯苏诚能行吗,听说蒯家有不少祖传家具款式,可这床在江南也没出现过。到底是黄奇功的儿子,真没辱没其父盛名,看来黄家“奇工木作”虽换了一代人,可实力丝毫没受到影响,不仅是在京城五大家中站稳了脚跟,还处于一定的领先,黄师木已走在了这些大师傅的前面。
赵师能从黄师木手里接过设计图,当即带营造处全部工匠接手了“千工床”的制作。营造处由于人多,挑选分类很快,哪些料适合做面板,哪些做腿,哪些做枨子,几天就将料下好了,还有专门雕刻的工匠,这样进度可加快了许多。这期间,天启帝本人也不时的跑过来观摩,有时兴致上来,还要亲自动手推上几刨子,或者雕个小件,也算是一同参与了制作。这倒不是缺他一人,主要是他兴趣使然,满足了过手瘾,别人哪敢拒绝。他虽未能设计出千工床,主要是他在大件家具设计上还没有进行过尝试,缺少实践。可自参与了此床制作后,却大长了见识,深受启发,并开启了他的设计灵感,这才有了后来“紫檀阁”的设计。黄师木也时常来观看进度,营造处的工匠们还从未遇到过有这么重要的人物参与,全都卯足了劲,十几个成熟工匠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这张大床的制作。黄师木在大床组装时将楚大板和张念愧带到了营造处;这也是出于对徒弟的关爱,知道这张床在自己家里加工的可能性不大,让他们看到实物后,以后自己根据图纸就可独立制作。
“黄花梨百福千工床”整体设计恢弘大气,高贵华丽。从外观上看有如一个缩小的房间,四柱围栏上雕刻着精美图案;两侧和后壁各有一小花窗间隔。上有卷篷顶,下有踏步凳,床三面围有可折装式的吉祥图案雕板以及花鸟屏风。迎面一进为廊庑,步入回廊犹如跨入室内,大床全身均以攒框拼板构成;左侧安放二斗二门小橱,上置梳妆台及妆奁盒,廊庑右边放马桶箱。廊庑里面为宽大的睡榻,之间用帐幔隔开,斗室之间,曲折不失开阔。真是用尽心机,极尽精巧,达到了房中有房,室内有室的效果。不论是实用还是观赏,奢华中尽显大气,高雅中自带神韵,巧夺天工,美轮美奂。整体不用大漆髹饰,黄花梨油性大,干磨后更是紫红里透着橙黄,晶莹剔透,轩身床内,满是黄花梨的淡淡清香。
这张大床全部完工后,客氏见了大为惊喜,竟不敢相信人间会有如此震撼人心的家具,同时又担心皇后来与自己争。她用妩媚的眼神的看着皇上,强烈表达出渴望拥有的神情。天启帝只顾高兴了,倒没在意乳娘面部表情的变化。因不是他自己设计,制作也由营造处工匠代劳,心中未免有一丝遗憾。这也让他内心生出一种创作冲动,暗暗的要构思出一款让师傅和赵总管都为之惊奇的大型木作。
“百福千工床”就这样被客氏专享了。张皇后也看了这张床,却是气定神闲,十分平静,似乎只是经过一样,并不在意。倒是天启帝本人有些难为情,他对皇后的大度深为赞叹,愈发尊敬。这款“百福千工床”经营造处工匠传出宫外,使得京城那些名家木坊的掌柜和工匠们都想一睹为快。许多达官贵人听说此床的精美和华丽,却也无缘一睹风采,暗中找人打听结构、尺寸。后来,参与制作的工匠凭着记忆画出了图纸。这一创造性的设计,先是被各地王府和权贵们所模仿,后来才流入到那些富商、豪门大户家中,成为当时的一种时尚,风靡大江南北。这是天启朝家具工艺的一个亮点,在古典家具中占有一席重要之位。但这“千工床”也有其不足之处,不仅所耗工时大,用料也多,且所用多为上等名贵硬木。如阳春白雪,成为十足的奢侈品,非豪门大户之家则不敢有此奢望,普及程度严重受限,将广大平民阶层排斥在外,实用性大打了折扣。
天启元年,家具工艺进入快速发展通道,以江南苏州地区为代表的灵巧俊秀和京城的奢华大气,二者互相借鉴,兼容并蓄,带动了其它地方家具工艺快速发展。此时洛阳王府家具虽有一定的实力但还不出名,直到天启六年家具大赛后才一飞冲天。广州家具还处于发展初期,风格上从属于江南苏作。
正是: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