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硕知道黄巾军的装备是无法和官兵相比的,尤其是卢植带来的大汉中央精锐军,这些可都是真正的百战之师。在这些士兵中,要么是在征剿贼兵的战斗中成长起来的,要么是从边境残酷的杀伐中走过来的,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和视死如归的勇气。
如果让官兵摆好阵势,刘硕知道黄巾军必败无疑。因此乘着官兵毫无防备,带着大队人马掩杀过去。
“轰隆隆……”
便在此时突然传来一阵低沉的雷声。卢植悚然一惊,以为黄巾贼兵又有骑兵赶到,抬首看去,数里内并无半点人影。难道要下雨?此时正是春汛期间,可能性到是挺大的。
卢植来不及多想,眼见贼军冲到眼前,不由得大悔,暗骂自己太过粗心。为将者,在任何环境下都首先应该四处派出斥侯,了解周围的一举一动。刚才一上岸便遇上了战斗,而卢植自己又受了点轻松,一时不察,居然忘记关注周围的环境了。没想到一念之差,居然让贼军冲杀过来了。
卢植不亏是汉军名将,当是时,立即作出了反应。
“秦牧!”卢植铿然拔出腰间宝剑,高声道。
“末将在!”牙将秦牧轰然而应。
“你带所部人马缠住那批贼兵!”卢植剑尖向前一伸,指向了张刚才带来的那批人马。
“喏!”秦牧转身带着人马向黄巾兵扑了过去。
看着秦牧离去,卢植这才轻轻吁了口气。张带来的人马已经死伤千余人,剩下的不足千人,但由于和官兵纠缠在一起,如果不加控制的话,很容易打乱官兵阵脚,现在有秦牧缠住他们。即使不能全胜,亦不致影响阵势了。
没有了后顾之忧,卢植也恢复了信心,厉声道:“鹤翼!”
“鹤翼之势!”
“有来无回!”
官兵闻言,原本杂乱无章的阵型突然变动起来。这些汉兵都训练有素,嘴里喊着口号,以卢植为中心向两翼散开,迅速不成了鹤翼之形。两翼各配备了数百名骑兵和弓弩手,后者负责射住阵形,前者准备冲锋。卢植只在身边留了五百名亲兵和数十名将校。
鹤翼乃是古之战阵。在汉朝已经很少使用。但此阵有量大优点,一是避敌锋锐,二是便于反包围。
由于黄巾军挟势冲来。在气势上先胜一筹。而鹤翼阵型所布,中央防御十分疏松。但正因为人数少。所以颇为机动。再加上中央留下的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和高级将领,因此战斗力是极强焊地。正因为此,鹤翼阵颇富弹性,禁得住敌军优势兵力的冲击。一旦中央部队抵挡住了敌军第一波冲击,鹤翼阵型的优点就要发挥出来,两翼迅速包抄过去,便可将敌军包围在中间。
卢植早就看出黄巾兵兵力不如己方。因此才冒险摆出鹤翼阵,便是打算将对方包围起来。
刘硕以前也曾研究过古代战阵,但由于在热武器时代这些阵型基本都不适用了,因此并未用心。他在冲刺过程中发现汉军居然敢向两翼迂回。不由得大喜。心想,一旦冲破中军,即便官兵以人数上的优势包围黄巾军,但没有强有力的指挥,照样白搭。而且要不了多久张便会带领人马赶来,因此刘硕丝毫不担心会陷入重围。
刘硕一马当先,目光如炬。死死地盯住了卢植。
如果杀了卢植。或许三国历史便会改写了。刘硕清楚的记得,在三国演义中。北中郎将卢植、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隽,分别带三支人马围剿黄巾。黄巾起义达到巅峰的时候,皇甫嵩和朱隽先后败北,被黄巾军杀得毫无还手之力。当时,卢植虽然也未见胜绩,但他凭借丰富的作战经验,死死地咬住了张角主力,将黄巾主力牵制在广宗周围,使得黄巾军未能迅速扩大战果。如果不是卢植的努力,张角大军极可能和南阳张曼成和颖川波才两支大军对洛阳形成合围之势。如果那样,黄巾起义是否会失败就很难说了。
这个卢植,如果单论战场调度,或许并不是超一流的,但他审时度势地能力,在东汉末年的将领中,无人能出其右。
一个人能认识到自己的短处,并能坦白地对待。就凭这份坦诚,卢植便是一个值得尊敬地人。这样的人作为朋友,你可以高枕无忧;但作为敌人,无疑会寝食难安。
刘硕虽然现在还没有感受到卢植带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