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利物浦的战术时,他都为自己的敏感度而惊讶。
再比如,他对球赛的感知和直觉变得十分敏锐。毕书认为这是一种天赋,也是一种技能,是专业人士区别于业余爱好者的一种素质。有时候,在业余球迷看来一边倒的局面,在专业人士眼中确是势均力敌,而在业余球迷看来被动挨打的局面,在专业人士眼中却可能是暗藏获胜的机会。
总之,毕书不断地在寻找这种不安的来源,但是望着更衣室里士气高昂,载歌载舞的球员们,毕书也没有泼冷水。
“他们太不容易了。”毕书想,这段时间球队太压抑了,能在本场比赛爆发也是一件好事,还是维持住这种士气吧。
表扬了队员们上半场的表现,毕书简单地强调了一下战术部署。他认为,达格利什下半场肯定有变化,但是达格利什的原则是不变的,那就是他必须用进攻来试图扳平比分。
毕书认为,球队不必继续维持深度防守。第一个原因,阿森纳从根子上并不以防守见长,上半场的防守没有出纰漏已经是万幸,如果继续被动收缩早晚要出现漏洞。
第二个原因,一球领先并不保险。毕书觉得,下半场能在乱战中再打进一球,这之后放慢节奏,才是稳健的、有容错空间的选择。
短暂的中场休息后,两队球员再次踏上了球场。
“比赛进行到第六十分钟……”解说员马丁·泰勒不解地说,“阿森纳队在中场时发生了什么?他们上下半场的表现判若两队。”
过去的十五分钟里,阿森纳发起了几次攻势,但是更忙的是门将什琴斯尼。利物浦的转换比上半场更坚决,而且状态也更充沛。阿森纳则失误百出。
苏亚雷斯过去五分钟里两次考验了什琴斯尼把手的球门,波兰门将保持了良好的专注度,高接抵挡力保球门不失。但陡然增大的防守压力让波兰人心中不安。
“前面是怎么了……”什琴斯尼不安地嘟哝着。
毕书发现自己的不安来自于哪里了。
球队太兴奋了。
无论怎么说,阿森纳还是一支刚刚经历了高强度赛程,体能几乎耗竭的球队。自己成功激发了球队的求胜欲望,但是这个上半场,用力过猛了……
第二十分钟到第四十五分钟的围攻,固然酣畅淋漓,但是利物浦队在这个过程里消耗了更少的体能。达格利什的战略固然被压制了,但是误打误撞,阿森纳目前还没有维持长时间连续高强度进攻的能力,节省了能量的利物浦在下半场找到了机会。
“怎么办呢……”这个局面并不是毕书想要看到的,他开始思考办法。
局面的转换往往在一瞬之间。第六十五分钟,执着不屈的利物浦找到了机会。唐宁带球抹过了萨尼亚,在禁区外四十五度角斜传门前,乌拉圭神锋苏亚雷斯高高跃起,机敏抢点,攻破了什琴斯尼把手的球门。
一比一!比赛又回到了同一条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