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他重生以来不过数日,但凡行事,必定从多方面考虑清楚再作打算,岂料在师叔、副峰主面前应对自如的他,如今却险些丧命在一名普通弟子之手,由不得他不好好反省一番。
孟浮前世的成就卓越,如今更是有了重生的机会,这让他无形中多了几分骄傲,对林姓弟子这等炼气境的弟子不屑一顾,可他又如何能想到,正是他浑不在意,视为喽啰的修道者,差点就断了其道途!
深吸一口气,孟浮再度睁眼时,目中已是一片清明。
经此一事,孟浮隐约察觉自己的心境更进几分,若是前些日子的他还有些浮躁,如今的他,却是彻底褪去了这层意味,为生死间的磨砺所警醒,远比言辞说教来得有效。
只是昨夜面对林姓弟子时,使用术法所耗费的元气,却让他大半夜的努力付诸东流,未免有些可惜。
修道者习练术法,需耗费元气进行一遍遍的施展,才能有所领悟。
术法一道,分小成、大成、圆满之境。
孟浮有前世的修道经验,施展术法自然事半功倍,今生虽未习练,不过亦以最小的代价先后用出鬼火、阴魔刺、阴冥风,但这也将他炼化的七缕元气耗费一空,险些跌出修道者的门槛。
在孟浮看来,之所以能够击杀炼气境圆满的林姓弟子,除了自己审时度势、术法经验丰富外,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林姓弟子的实力,太弱!
空有炼气境圆满的道行,却无与之相匹配的战力,孟浮甚至可以大胆的推测出,其人一心为了精进道行,早日晋入内门,竟是连术法都不去参悟、习练,最终反倒因实力不济而陨落,可悲可叹,莫不如是。
诚然,习练术法所耗费的乃是修之不易的元气,但一味追寻道行的提升,又如何能护佑己身,当在其中寻求平衡,稳中求进,才是大道所在!
……
大道三千,仙、魔、儒、佛、妖、鬼各有修道之法,历经变迁的道统、传承更是宗门的重中之重。
世俗界常闻魔道凶狠、煞气惊人,其实大半倒是以讹传讹罢了。
譬如玄魔宗虽为魔道,但这个“魔”字,侧重点乃是修道理念及功法,并非都是穷凶极恶之徒,否则其余道门,又如何能容得下魔道呢?
仙魔两道的矛盾,归根结底,无非是道统理念的迥异,如仙道“出入青冥、逍遥自在”,如魔道“勇猛精进、外魔炼心”,一者秉承大自在,一者则加诸多重桎梏,历经千百年,终演化成道统之争。
修道者对于道统的重视,犹如身家性命一般。倘若视道统于无物,轻则废除道行、逐出宗门,重则炼魂千日,生死难当。
而这,也是玄魔宗这两个月来对炼气境弟子所灌输的内容。
被挑选上山门的孩童,先要检测灵窍资质,随后修身定性,兼识字读文,才可洞开灵窍,引气入体,成为修道者。
而这个过程,往往需要三四年的时间,如那已然身陨的林姓弟子一般,七岁上山,十岁开灵,才算是步入修道一途。
孟浮杂役出身,十四岁的年纪才步入修道境,算是起步稍晚的,在一众初入炼气境的弟子中,也颇为惹眼。不过他重生而来,心思沉静,自然不会将那些许指指点点放在心上,而是一心修道,成果亦是斐然。
修道伊始,最忌盲目冒进,孟浮谨记此事,且需顾虑旁人看法,倒不敢如何夸张,将炼化的元气大多数都用来习练前世的术法,力求早日达到圆满之境。
只是如此这般,凭借着“引星诀”这一法门,孟浮的道行还是在两个月内精进不少,如今已是炼气二重境,灵窍所贮存的元气已近百缕,假以时日攒满一百缕天地元气,提升至炼气三重境也并非难事。
玄魔宗对弟子并不十分约束,讲明道统之重要性的外门长老反复叮嘱着要谨记于心后,也就任由一众弟子自去体悟其中深意。
“孟师兄,明日是术法讲解,你入宗的时间长,应当看过不少神奇的术法吧?”
孟浮入宗久,且在一众初入道的弟子中年纪最大,便被众人称作“孟师兄”。
眼下说话之人,是一名性情颇为直爽的少年,名为李明轩,这几日与孟浮交谈颇为投缘。
孟浮笑道:“确实如此,我当杂役的时候啊,看到好多师兄骑着一柄剑飞啊飞,真是威风极了!”
李明轩闻言更是羡慕不已,缠着孟浮多讲些,后者拗不过他,也就顺水推舟、添油加醋一番,一时间,师兄弟其乐融融,笑声仿佛回荡在整座千落峰中,久久不曾停歇。
殊不知此时的孟浮心中并不平静,思及明日的术法讲道,前世的记忆又一一涌现,默念道:
“术法一途,何时可窥那无上道境?”
...
...